我希望在记忆衰退/消失前,把脑海里还未消失的记忆写下。不过等老了才写回忆录也未免太遥不可及,所以写在当下。
因为没有看到白天的南锣鼓巷,所以买了一张白天的明信片望梅止渴,
北京大多数观光的园区都在下午五点关门,起初觉得有些早,后来才发现这里好像秋冬时节日长夜短,天很快就黑,所以可以理解。
从长城回来市区,已是下午三四点,休息吃些杯面点心果腹,才再度去下个景点。再度出发时已是傍晚五六点,天已全黑,我们要去逛南锣鼓巷。
南锣鼓巷是北京东城区的胡同,是老北京的特色之一,有很多个性小店和小吃,也是时尚地标,相当好逛。来到北京怎能不去看看这个文青之地?
而且很幸运的,离我们住的地铁站只有一站之遥。现在回头细看这照片,可以发现几乎接下去每隔一两站都是转换站,北京的地铁到底有几条线,不必我多说了。所以北京的地铁可以说是四通八达,非常方便,似乎很适合自由行呢。
到了南锣鼓巷站,某个入口,有显眼和古色古香的牌坊。
这就是网络上很多人说必买的纪念品,胭脂水粉都是古代包装,还有古时宫廷里嫔妃最爱缝制的香囊,是很有味道的纪念品。
在这里不可能只看不买,没走多久,大家就在这里沦陷。没想到,保温杯/壶在这里也有非常可爱的造型。
店家的名字和卖的食物非常有趣。。。青春肉卷??
发现一间和在新加坡著名的yogurt店相似的酸奶店。啊对了,在北京,我几乎每天都喝酸奶。有便利店的,有传统的,有店家自制的,都相当好吃。
当然,也有我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名字的小吃店。
这间店名虽长但很难忘记。
然后少见多怪的游客发现冰糖葫芦也有彩色版的,觉得新奇。
就是有特色,虽然我不知玫瑰饼是什么。。。
这间是卖木梳的店,上海也有看见。
我起初以为是卖婚嫁用品的店。。。细看,原来是喜杰的店啊。
来自温暖的你。。。不卖星星,也不卖炸鸡。有很多漂亮的帽子,冬天必备。
胡同巷弄主题的咖啡馆,真想走进去看看。。。
玫瑰冰淇淋?还是蛋糕???
突然屋子旁有间布鞋店。
北京最好吃的面包??想试!
走着走着,转进了支巷,肚子饿了,想觅食;宁静的小巷有着更有味道的小店。
这是在北京漂流的老外开的店,名字很直接。
看来像是小旅馆的寒舍。
在北京,处处可见有老北京炸酱面。可是今晚我们先不吃。
这是。。。云帐吗?
这是在北京看见的第一间个性小书店,我自然不放过走了进去,还买到了邮票,可以寄明信片回家了!
友人发现了北京必吃!是了,我们先吃著名的脆皮火烧。
据知火烧本来是只有驴肉的,还好现在有各种口味如鸡腿和牛肉的。我尝到的是牛肉的,一口咬下,皮是脆的,类似咖喱角(curry puff),但火烧的皮更薄脆,口感棒,也非常香,里面的馅多汁可口,这是此行我的第一个北京小吃, 好吃!!
接着,我们再接再厉。。。肚子饿的女人是很能吃的!
老北京爆肚!!!看她们吃起来了,我上前一瞧,原来是羊的内脏。。。我不敢恭维。
所以我喝酸奶!这就是北京处处可见的老北京酸奶,装在玻璃瓶的,而且还可加热!在冬天喝温的yogurt是人生的第一次,温暖又好喝。
眼见小吃并不能填饱我们的肚子,于是我们决定好好坐下来吃一顿。
于是,就随性的走进一家只有5张椅子的小店,看有什么好吃的。
那是一间很道地的小店,妈妈爷爷负责煮食,小朋友还在一旁做功课,想必小店后面就是他们的家。
店里播着beyond的广东金曲,瞬时我以为我在香港。
不知怎的,我竟然点了这个。。。可是当时觉得看起来很好吃。
真正好吃的,是以下两位:
1)麻辣抄手
不过这好像是四川食物,皮很滑嫩的云吞在麻辣的辣油里,yummy...
2)重庆酸辣粉!
hmmm,这好像也不是北京的食物,是重庆的。我不会太喜欢酸辣的汤粉类,但友人喜欢酸辣的,直接给他满分,说好吃的不得了!
吃饱了的女人们,想找个地方喝些东西。南锣鼓巷乃文青聚集地,不乏有歌手现场演唱的小酒厅。
于是我们走进了一间。可惜,我忘了名字。
歌手们现场的演唱都很棒,给微熏的北京第二夜划下了完美的句点。
陌生的城市啊,我就在这个角落看感受了你的另外一面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